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必学三要点整理

点击数:378 | 发布时间:2025-02-06 | 来源:www.heersuo.com

    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瞰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线,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的的地方。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必学三要点整理》,欢迎阅读,祝愿天下所有些学子们都能获得的成绩!

    1.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必学三要点整理


    1、形成缘由

    1、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要紧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

    2、物种多样性。

    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些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只每个物种之间相互依靠,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用途的。

    2、价值

    1、直接价值

    直接价值表目前当地消费用价值和生产用价值

    2、间接价值

    它的间接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预防土壤侵蚀、减少洪峰、改变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有哪些用途,等等。

    3、选择价值

    选择价值也是潜在价值。今天,无人敢确定目前还未被借助的那些物种在以后也不会有借助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到底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进步有用的遗传材料也非常难确定。

    3、意义

    1、生物遗传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很多的基因资源。

    2、生物多样性在大方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与PH值等方面的调控发挥着要紧用途。

    3、生物多样性还在维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与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要紧用途。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它们所拥有些遗传基因和存活地一同构成的生态环境。它包含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3个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这类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命活动,才构成了自然界这个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

    4、实质

    生物的各种特点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因为不一样的基因有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是不同,因此,可以说每一个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类型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类型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非常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一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类型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生物与环境又构成了不一样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类型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2.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必学三要点整理


    1.现在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区域,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规范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区域”。现在世界上有30多个区域。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现在,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现在,世界上有150多个进步中国家,大多数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进步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进步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进步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现在,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进步,维护世界和平”。

    3.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必学三要点整理


    1.晨昏线的定义

    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

    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办法,一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依据昼夜半球判断:坐落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坐落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晨昏线的特征

    假如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方对太阳光线的散射用途,那样,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时间管理,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晨昏线的移动

    一般地,假如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1、2、3分别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时晨昏线的地方。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致使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致使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致使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4.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必学三要点整理


    1、农业区位原因剖析

    1.自然原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挨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原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挨近大城市,市场广阔

    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风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薪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原因

    洪涝、干旱、台风、春天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2、工业区位原因剖析

    1.自然原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益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原因

    材料:挨近材料产地,材料充足──材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挨近能源产地,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坐落于或挨近大城市,市场广阔

    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本钱低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工农业基础:临近产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

    3.社会原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如国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成本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原因

    风向:紧急污染大方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离得远远的水源地或离得远远的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区域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区域;紧急污染很难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离得远远的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离得远远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

    5.高中三年级地理下册必学三要点整理

    地球运动规律

    注意从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和地理意义等方面比较自转与公转的差异,侧重理解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等难题内容。

    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能看到北极星的地址一定在北半球,且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纬度。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虽然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不同,但都是自西向东。

    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日前点与冬至日、远日点与夏至日有什么区别。

    正午太阳高度

    注意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任意一天,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相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正午太阳高度数值相同的两条纬线关于直射点所在纬线对称。

    注意极昼区极点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特点:太阳高度无日变化,其数值等于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

    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应该注意借助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剖析,如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字和纵坐标名字、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时间计算

    一般而言,凡涉及到日出时刻、日落时刻、正午时刻、昼长、夜长等则为地方时的计算;凡没特不要说明的都为计算区时。

    北京所在的时区、伦敦所在的时区要当常数记忆。

    北京时间是国内全国通用的时间标准。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所以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的地方时。

    地方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要和日常所说的时间早晚区别开。日常的时间早晚总是是针对同一地址来讲的,因而时刻数值越小时间越早;而地方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是针对不一样的地址来讲的,通常来讲是依据同一纬线上看到日出的早晚来区别的,因而时刻数值越大地方时越早。

    在进行新旧一天的计算时,新旧一天可结合地方时的早晚来判断,建议画出极点俯瞰图来辅助计算,以防止混乱。在计算区时时,直接根据区时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无需考虑日界线。

    昼夜长短与时间判断

    要明确季节与节气是两个不一样的定义,不可以混淆,南北半球的季节永远相反,但节气是相同的,审题和答卷时必须要特别注意。

    在借助昼弧和夜弧所跨经度计算昼夜长短时,必须要注意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多少,不可以习惯性地以为是30°或者45°。

    学会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夏半年时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夏至日时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冬半年时相反。南半球反之。两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地方及其移动密切有关,所以,要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基本规律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空间分布规律。

    任意地址,其一年中的最长昼长与最短昼长之和恒为24小时;任意一天,分别坐落于南北半球且纬度相同的甲、乙两地,甲地昼长=乙地夜长。

    因为地球自转和公转而带来的季节变化是地球非常重要的变化规律,很多自然现象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也因此具备明显的季节变化,所以应该注意总结具备季节变化规律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及其形成缘由。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